中国音乐史期末知识点一览143


一、中国古代音乐

商周时期:*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出现“乐”字,说明音乐在商周时期已经十分发达。
* 《诗经》记载了大量反映商周音乐的歌曲,分为风、雅、颂三类。
* 出现了象牙筷、骨笛、石磬等乐器。

春秋战国时期:* 音乐受到儒家、道家的思想影响,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。
* 孔子提出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的音乐审美标准。
* 出现了编钟、编磬等大型青铜乐器,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最高成就。

秦汉时期:* 音乐得到官方重视,设立了乐府机构管理音乐。
* 民间音乐出现了《汉乐府》和《相和歌》等形式。
* 引入了西域音乐,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。

二、中国中古音乐

魏晋南北朝时期:* 南北分治,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。
* 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音乐产生了影响。
* 出现了瑟、琵琶、阮等弹拨乐器。

隋唐时期:* 国家统一,音乐文化繁荣昌盛。
* 隋朝建立了完善的九部乐制。
* 唐朝音乐受到西域和印度音乐的影响,形成了独特的唐风音乐。
* 出现了琵琶、羯鼓等新乐器。

宋元时期:* 音乐呈现出世俗化和文人化的趋势。
* 宋代词乐创作兴盛,出现了《宋词》和《南宋词》等作品。
* 元代戏曲音乐得到发展,出现了《元杂剧》和《散曲》等形式。

三、中国近现代音乐

清代:* 昆曲、京剧等戏曲音乐得到完善。
* 民间音乐出现了《花儿》和《江南丝竹》等形式。

近代:*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,与中国传统音乐交融。
* 出现了聂耳、冼星海等音乐家,创作了大批抗日歌曲。

现代:* 新中国成立后,音乐得到大力发展。
* 民族音乐、西洋音乐和流行音乐百花齐放。
* 出现了《黄河大合唱》、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》等经典作品。

四、中国音乐的特色

五声调式:由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组成,是中国音乐的基本调式。
节奏自由:不受固定拍号的约束,表现出一定的即兴性和灵活性。
旋律优美:旋律线婉转流畅,注重情感的抒发。
注重音色:不同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,共同营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。
表现力丰富:音乐形式多样,可表现从细腻的情感到宏伟的史诗,内涵深刻。

五、中国音乐对世界的影响

中国音乐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,对其他民族的音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
例如,日本的雅乐、韩国的伽倻琴、越南的独弦琴都受到中国音乐的影响。
近代以来,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闪耀光芒,为世界音乐增添了独特的东方魅力。

2024-12-13


上一篇:花城版七年级音乐知识大全

下一篇:中国音乐史考研必备知识